这就是山东|潍坊:战“疫”一线 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2020/2/21 10:56:54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月21日讯 (记者 韩蓓蓓 通讯员 马加荣)  “来,张嘴,啊……”一个张嘴的动作,让病人张口发“啊”音,完全暴露咽喉,方便提取咽拭子样本。这里是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是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也是益都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师王婷每天奔波忙碌的地方。

  从入驻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以来,这样的高危工作,王婷已经数不清干过多少次。“这名患者第一次咽拭子检查结果是阴性,现在再进行第二次咽拭子采集,如果没有意外,检查结果也是阴性的话,结合CT结果、临床表现,就可以判定他痊愈,可以出院回家了,所以患者当时很激动,很兴奋,一直在祈祷‘一定是阴性,一定是阴性’。每逢这个时候,我们都很高兴,这代表又有一名病人痊愈,我们的工作又取得了一个小胜利,所以同事们就用手机把这一刻拍下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出院病人增多,采集咽拭子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多。采集咽拭子标本,对确诊新冠肺炎疫情患者而言,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掌握的检测方法,操作也不难,关键是风险大,因为要近距离接触,从病人咽喉后壁部采集,如果有飞沫、唾液喷出,一旦防护措施失效,危险系数极高。

  有一次她躬身将鼻咽拭子深入患者鼻腔,患者突然打起喷嚏来。当拭子进入口咽时,患者又出现咳嗽和呕吐,分泌物飞溅到她的护目镜及防护衣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病毒在我眼前飞,但我不能退缩。”现在,面对这种情况,她已经很淡定了,越是危险,越向前。

  1993年出生的王婷是潍坊青州市奔赴湖北的11名医护工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当初接到报名通知时,她正和父母一起收看电视上关于疫情的报道,“当时妈妈很担心,问我‘一定要去吗’,我告诉她,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我是一名传染科护师,必须冲锋在前。”此后,父母再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替她准备所需要的物品,防护服、手套、鞋套、口罩、帽子、消毒用品,还有她用惯的生活用品,装了满满两大行李箱。

  带着父母、同事们的祝福和期盼,王婷来到了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普通患者救治组,这里有一百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到达当天,所有医护人员立即分配好任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每个护师分管20多个病人,其中既有症状比较轻的患者,也有卧床不起的重症患者,护理压力可想而知。

  “确诊病人的家属,大多处在隔离状态,而且这里也不允许有陪护家属,很多原来需要家属做的事,都落到了医护人员头上。”在这里,王婷她们变成了“全能超人”。没有陪床家属,她们就自己给患者吸痰、排粪、倒尿,没有保洁员,她们就自己搬运物资、打扫病区卫生、转运医疗垃圾,甚至马桶坏了,也只能自己动手,想办法解决。

  忙碌,是病房里的主旋律。穿着笨重的防护服,连续六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穿梭在病房,一天下来汗水浸透了衣衫,有的同事脸上还起了水泡,“虽然我贴了些敷料保护,但是穿戴上防护衣、护目镜,鼻梁和耳部还是压得生疼,压出了一道道红印。但我们都在相互支持、鼓劲,一直坚持。”

  偶尔也有不和谐的声音。王婷告诉记者,有一个病人,与她年纪差不多大,每天抑郁、焦躁,情绪变化很大,有时候甚至故意挑医护人员的“刺”,“我们都能理解,病人从手机上刷到不好的消息时,常常感觉到恐慌,他们的不安来自没有安全感,我告诉她,你不是一个人在和疾病作斗争,我们这么多人都来湖北救援,我们都不害怕,所以你要有信心,相信你一定能战胜它。”

  更多的时候,每天王婷交接班后走进病区,迎接她的是一片问好声。“很多病人已经自己在这住了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又没有亲人陪护,唯一接触的就是病友与我们,患难见真情,大家之间产生了亲人般的感情。”王婷笑着说,“他们知道我和钟安桥主任都是青州来的,以前就是同事,现在已经把我们俩捆绑了,看到钟主任就提到我,看到我就提钟主任。”

  这段时间,眼看着一个个熟悉的病患痊愈出院,王婷和同事们感到无比欣慰,“冬天终会过去,而春天总会到来,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来武汉,再来黄冈,听音乐,吃热干面,赏樱花!”

编辑:曹涛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