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潍城区总工会开展“送万福 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
笔墨辞旧岁,书香迎新年。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1月14日,潍坊市潍城区总工会“送万福 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启动。
笔墨辞旧岁,书香迎新年。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1月14日,潍坊市潍城区总工会“送万福 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启动。
为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化解各类安全风险,连日来,潍坊市潍城区望留街道坚持多点发力、全面排查,在辖区开展“九小”场所经营状况及安全隐患摸排活动,切实提高经营业户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腊八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营造祥和温馨的节日氛围,日前,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道月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永安小区物业、同德公益共同开展了“传承腊八文化 共享节日盛宴”活动。
1月5日,艺韵华彩 夜校盛章——潍坊市艺术夜校教学成果展演展示活动在潍坊市银座购物广场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展示潍坊市艺术夜校近年来在推广艺术教育、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中国山东网记者 张尧盛 见习记者 李晨硕 报道)
近日,为切实提升班会课的质量和效果,以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的微班会形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增强班会的教育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潍坊昌邑市育秀学校举行了创意微班会成果展示活动。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13日至14日,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开展节前走访慰问“迎新春送温暖”活动,通过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和70岁以上老党员,为他们带去关怀慰问及新年祝福,让他们在岁末寒冬感受到学院的温暖关怀。
清晨的早市是治愈冬天、酝酿年味的温暖良方,更是烟火临朐、平凡生活的幸福缩影。繁华光影间是打响“幸福来临”民生品牌的实干初心,忙碌的市集百态演绎着生动的市井烟火,共同构成了潍坊临朐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幸福画卷。(通讯员 衣春颖 报道)
经过专家和学者们多年的努力,潍坊象的化石终于能以完整的样貌与大家见面啦,跟随中国山东网记者一起来看看吉“象”,沾沾喜气吧。(中国山东网记者 韩蓓蓓 张梦琦 见习记者 王雨晴 韩安祺 报道 )
1979年3月,潍县望留公社(今潍坊市潍城区)武家村大队因天旱挖井作业时挖到疑似动物骨骼化石。经过1个多月的发掘,一具巨型且“完整”的象化石重见天日。经过对出土象化石的骨骼研究发现,这具大象是猛犸象属晚期种类的青年雄性个体,生存于距今约20万年前,专家将其命名为“潍坊象”。但因当时技术等一系列时代局限性,“潍坊象”修复还原工作未能开展。2023年底,“潍坊象”化石复原工作启动。经过专家和学者们的努力,潍坊象的化石复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这也是潍坊象第一次以如此崭新,完整的样貌展现给大家,它将永久的展出在潍坊市博物馆。跟随中国山东网记者一起来认识一下潍坊象吧。(中国山东网记者 韩蓓蓓 张梦琦 见习记者 韩安祺 报道)
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撑起粮食安全顶“粮”柱,作为大国“丰”景里的“答卷人”,2024年山东重工在落实藏粮于技、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农机装备跃升之路上奋勇前行,以“心怀国之大者”的责任与担当,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书写出了一份守护大国粮安的“满意答卷”。
1月13日,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干部员工和客户代表的共同见证下,一台崭新的雷沃谷神GM5125缓缓驶出生产线,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正式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第60万台雷沃谷神收获机下线。
老潍县城有“大石桥不大,小石桥不小”的说法, 这两座桥在城市交通发展、贸易往来和百姓生活中,都曾扮演过重要角色。跟随主持人一起来了解老潍县城“大石桥不大,小石桥不小”的故事。(中国山东网记者 史峻 刘贝贝 张梦琦 报道)
为确保2025年潍坊“两会”期间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国网潍坊供电公司超前部署、全力保障,多措施全面提升保电效率 ,做好应急抢修准备。(中国山东网记者 韩蓓蓓 通讯员 张凯翔 报道)
12月20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国际学生在这里领略了风筝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座风筝艺术类专业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涵盖了筒式、板式、硬翅、软翅以及串式五大经典风筝类别,每一件展品都代表了风筝艺术的独特风貌和精湛技艺。
12月20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位于山东潍坊的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此次活动旨在让国际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受山东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活力。
进了腊月门,转眼就是年。逛大集、买年货、品美食、赏民俗、领春联……连日来,一场场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在潍坊市坊子区热闹展开,众多市民游客置身其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